2017上海書展

2017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將於2017年8月16日至22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書展開幕前,中華書局總編輯顧青向大傢推薦瞭如下好書,一起來先睹為快吧~

《南齊書》——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全三冊)(精裝)

南齊皇族親撰的一部當朝史書

集合學界四十年研究,原點校本全新升級版本

繁體豎排、首印限量萬套佈脊精裝版

每套均有惟一收藏紀念編號,附贈精美藏書票一枚

出版時間:2017年8月

內容簡介:

《南齊書》是記載南朝齊王朝二十四年歷史的紀傳體史書,作者是入梁的南齊皇族蕭子顯。該書初名《齊書》,北宋曾鞏等校定諸史,為區別於李百藥所撰《北齊書》,始以《南齊書》之名通行後世。原書六十卷,今存五十九卷。是流傳至今的唯一一部南北朝時期所撰南齊史書。

蕭子顯《南齊書》主要依據齊史官所修國史,對前人相關史著也有吸收。據清代學者趙翼在《陔餘叢考》和《廿二史札記》的說法,蕭子顯《南齊書》應是沿用瞭檀超、江淹等所定的國史條例,而對其所立諸志與類傳則有調整修改。全書含本紀八卷,志十一卷,列傳四十卷,一般認為原有《序錄》一卷,現已失傳。

中華書局點校本《南齊書》,由王仲犖先生點校,宋雲彬先生編輯整理,1966年前基本完成點校和編輯工作,1972年出版。點校本以商務印書館百衲本影印宋大字本為底本,參校瞭南監本、北監本、汲古閣本、武英殿本和金陵書局本等版本,同時亦參校《宋書》各志、《南史》、《通典》、《冊府元龜》、《太平禦覽》、《資治通鑒》和《通鑒考異》等典籍,對前人的校勘成果,則主要采用瞭周星詒、張元濟和張森楷的三種《南齊書校勘記》稿本,以及錢大昕《廿二史考異》等書。點校本比較廣泛地參校瞭各種版本,綜合前人著述,對清代以來學者的校勘成果汲取尤多,在標點、分段、校勘訂誤等方面都有不少創見,出版後受到學術界的廣泛好評,為目前最為通行的整理本。

此次修訂以原點校本為基礎,遵循《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作總則》和工作程序,糾正原點校本中的錯訛遺漏,統一體例,彌補不足,對原點校本作適當修訂和完善。在充分尊重原點校本成果的前提下,清理復核瞭原點校本的全部校勘記。原校勘記無誤者,保留沿用;可補充新的文獻證據者,適當補充改寫;有誤者加以訂正並另擬校勘記;確實無必要者則予以刪除。原點校本對底本有重要改動而未出校記以及少數失校之處,酌情補加校勘記。

《南齊書》點校本原有校勘記1756條。修訂本刪去舊校勘記340條,新增校勘記近1000條,修訂本校記增加到瞭2400餘條。此外,改寫舊校660餘條,沿用舊校(含依體例改動)660餘條。同時遵照《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標點分段辦法》,修改完善標點,對個別分段進行瞭適當調整。

此次修訂以《中華再造善本》影印國傢圖書館藏宋刻宋、元、明初遞修本為底本,此本系百衲本《南齊書》的底本。選擇此本為底本,既彌補瞭百衲本因修潤描改有失古本原貌的不足,又較好地保持瞭與點校本的一致性。通校本則另選與底本系統不同,且版本較早、卷目較完整的明南監本、北監本、汲古閣本、清武英殿本。以臺北“國傢圖書館”藏南宋初刊宋、元、明嘉靖遞修本(即“三朝本”)、金陵書局本為參校本。充分利用版本和相關文獻資源,以版本對校為基礎,充分運用本校、他校,審慎使用理校。凡底本有誤者,據校本改正,並出校記說明;義可兩通者,保留底本文字,異文寫入校勘記;校本誤字,一般不予列出;底本及各通校本、參校本皆誤者,保留底本原貌,於校勘記中說明。

此次修訂高度重視古今學者的學術成果,對清代以降尤其是點校本南齊書出版以來學術界的校勘與研究成果,廣泛收集並充分參考和采台中工廠設立環保簽證納吸收。

——2017上海書展相關活動預告——

《漢魏六朝雜傳集》(全四冊)

後世小說、傳奇、志怪之先聲,為研治古代小說、中古時期文學甚至明清小說、戲劇的必備之書

出版時間:2017年6月

內容簡介:

《漢魏六朝雜傳集》(全四冊),輯錄瞭起西漢之始(公元前206年)訖隋亡(公元618年)的整個漢魏六朝時期的雜傳作品,共分為兩漢雜傳、三國雜傳、兩晉雜傳、南北朝雜傳,凡三百餘種,洋洋一百餘萬言,整個漢魏六朝時期有佚文存世的雜傳作品,幾乎囊括無遺。同時,《漢魏六朝雜傳集》輯錄雜傳,篇名之下均置題註,扼述該傳之歷代著錄、補錄情況。如有舊輯本,亦說明其見載之處及得失善劣。又略及作者之生平著述,傳主之生平行事。其有歧疑者,則參納古今學者之研究,稍事考辨。所輯得的每一種雜傳之佚文,均略據所敘人事,分條羅列,並於其下註明出處,書名、卷數俱列全稱。至如征引之題名同異,亦一一列舉,不厭其煩。凡一事而見諸多處征引者,則以某引為本,校以他引,擇善而從,或同或異,或補或刪或改,均出校語,條列其下。差異較大者及其他需特別說明者,則加案語,附各條之後。輯錄所據之本,均以歷代精校、精刻、精印之善本為主,並參校其他傳本。古籍舊註尤重漢魏六朝及近於漢魏六朝之書,類書則多以南北朝唐宋所出為主,明清類書亦采,資證而已。如某傳有前代輯本,亦取作參考,體例科學。

《書法常識》

聽啟功講述學書常識

出版時間:2017年6月

內容簡介:

啟功、秦永龍兩位先生編著的這本《書法常識》詳盡介紹瞭關於學習中國書法方方面面的基礎知識,從書法的執筆、用筆、結字、臨帖,到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的筆畫寫法和特點,各種書體的演變與發展等都有詳實的介紹,對於廣大書法愛好者來說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書法實用常識書。

《中華文化的前途和使命》

解讀中華文化特質

鑄就文化復興之路

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傢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

出版時間:2017年6月

內容簡介:

該書匯集瞭許嘉璐先生十餘年來研究中華文化成果的精華,全書分為十六個部分,全面分析和總結瞭中華文化的主要內容和特質以及作為中華文化基本因子的儒學、佛學、道教等的基本精神,指出瞭當前文化建設面臨的問題和癥結所在,以及中華文化所肩負的歷史使命、發展方向。主要內容有:一、中華文化的一般內涵,二、中華文化的特質,三、瞭解中華文化的途徑和方法,四、中華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儒、釋、道的當代價值和意義,五、中華文化與“文化強國”的關系,六、當代文化建設的困惑和癥結,七、中華文化的前途和使命。書稿的構成:神秘—生疏——中華文化解讀;文化的多元和中華文化特質;中華文化與跨文化交際漫說;訓詁學與經學、文化;關於儒學若幹問題的辨識;禪宗——中外文化相融之范例;道教經典的時代性闡釋及其意義;中華文化重任在肩;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當今社會的價值和意義;漫談“文化強國”戰略;文化建設的困惑和我見;當前文化問題的癥結在哪裡;對於中華文化和新文化建設的思考等。

《中國古代技術文化》

融通中西反思中國古代偉大成就

熔古鑄今闡發中華傳統文化新見

出版時間:2017年8月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技術文化》是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科技史大傢江曉原先生在數十年對中外科技史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對中國古代技術文化的一系列思考和論述,涵蓋工程技術、天文地理、醫學等方面。

本書從歷史上種種趣事出發,大膽設想,理性分析,提出瞭司南、水運儀象臺等俱是傳說,古代中國宇宙中已有希臘影子,古代歷法竟是為偽科學服務等眾多新觀點,讓人耳目一新又別有趣味。針對中國古代技術史中存在爭議與誤解,作者也廓清迷霧,逐一回應。作者尤擅於以中西文化對照、交流的宏觀視野讀解中國傳統宇宙觀念,亦註重從技術與科學的關系,科技發明的真偽,中西文化的交流等方面反思中國古代偉大成就,啟迪讀者思考對科學以及科學主義所應秉持的態度。

——2017上海書展相關台中環保簽證活動預告——

《海上遺珍:武康路》

知名文史專傢正說百年武康路:台中毒性化學物質簽證一條滿載上海故事的地標性老馬路

出版時間:2017年8月

內容簡介:

如果歷史會說話,她應該會通過建築來表達;如果城市會打扮,建築無疑是她別具一格的美麗妝顏。在近代走向輝煌的上海,建築也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她們包羅萬象、星羅棋佈,是中國歷史長河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徐匯的近代建築則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書輯錄瞭李天綱、錢宗灝、宋浩傑、惜珍、薛理勇、張偉、周立民等多位上海文史專傢的精彩文章,以上海市地標性老馬路——武康路的老建築為線索,記述曾經居住和生活在這裡的那些實業傢、藝術傢、學者、政治傢等,他們或在這裡興實業,或在這裡搞創作,或在這裡做學問,等等。同時選配多幅精美圖片,有歷史資料性的圖片,也有今日風貌,古今對比,文圖對照,力圖使展示在讀者面前的歷史圖景是鮮活的。透過細枝末節,感受時代變遷。

——2017上海書展相關活動預告——

《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見學人側記》

五十餘位知名學人與文化大傢的笑聲淚影,一部濃縮的當代中國文化史

出版時間:2017年8月

內容簡介:

六十年來,由於傢世的原因與工作的關系,作者與許多具有深厚傳統文化修養的老輩文化人、學者先後結識,如陳夢傢、啟功、王世襄、朱傢溍、史樹青、翁偶虹、鄧雲鄉、吳小如等等,其中一部分保持著比較密切的交往,直至他們離世。而這些老輩文化人、學者,恰好也是中國百餘年來大時代的親歷者和見證人。本書敘述瞭作者與這些前輩交往的點滴,描摹瞭他們的音容笑貌,並著力鉤沉他們在學術文化上的貢獻,從而使本書具有當代文化史的意義與價值,今天的讀者也得以據此領略他們的德行與風采。

《閑話閑說》

阿城先生經典文化隨筆

出版時間:2017年7月

內容簡介:

《閑話閑說》是阿城先生一九八七年九月至一九九三年十一月間歷次有關題目的講談集成。內容關於世俗間的社會生活和文學藝術。在此書中,阿城先生對中國世俗和中國文學的思考和見解已具相當高度和深度。

《〈清明上河圖〉:北宋繁華記憶》

以細節還原傳世名畫後的都市繁華

出版時間:2017年5月

內容簡介:

《清明上河圖》不僅是一件享譽中外的藝術品,更是一卷記載中國城市發展歷史的寶貴資料。《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以社會學傢般的眼光對社會和人文的深入解剖,還原瞭一千年前中華國都的繁榮狀況和鮮活的市民生活。本書對中國城市發展與規劃的脈絡作瞭簡介,進而說明北宋時期的社會發展動力、城市管理及社會狀況,以此為基礎,深入考察瞭《清明上河圖》的主要內容及其相關的每一個細節。將《清明上河圖》這一畫卷分解為兩百多個細節,以畫中圖像來展現汴京這座“新城市”在經濟、人文和管理體制諸方面的運行狀況。

《中國詩詞大會》(上下)

快樂記誦經典詩詞,輕松成就“詩詞達人”

跟隨董卿、康震、酈波、蒙曼、王立群,

賞中華經典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出版時間:2017年1月版

內容簡介:

《中國詩詞大會》是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的大型詩詞文化類競賽節目。創作組邀請詩詞領域的專傢學者歷時近一年構建詩詞題庫。入選詩詞題目幾乎全部出自中小學課本,涵蓋豪放、婉約、田園、邊塞、詠物、詠懷、詠史等各個類別,聚焦忠孝、仁義、愛國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節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基本宗旨,力求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析,帶動全民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

本書依《中國詩詞大會》的文字腳本整理潤色而成。由於書中涉及的古典詩詞,大部分見於目前通用的中小學語文課本中,故書中在解釋字的同時,更註意對詩詞所蘊含文化意蘊的詮釋,註重寓知識於趣味性之中,以引發讀者對古典詩詞的濃厚興趣,帶動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典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

為方便讀者閱讀該書,書後附有“依首字漢語拼音排序”編成的《詩詞作者及篇名索引》。

——2017上海書展相關活動預告——


【摘要】

2017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將於2017年8月16日至22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此次修訂以《中華再造善本》影印國傢圖書館藏宋刻宋、元、明初遞修本為底本,此本系百衲本《南齊書》的底本。


2017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將於2017年8月16日至22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書展開幕前,中華書局總編輯顧青向大傢推薦瞭如下好書,一起來先睹為快吧~

《南齊書》——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全三冊)(精裝)

南齊皇族親撰的一部當朝史書

集合學界四十年研究,原點校本全新升級版本

繁體豎排、首印限量萬套佈脊精裝版

每套均有惟一收藏紀念編號,附贈精美藏書票一枚

出版時間:2017年8月

內容簡介:

《南齊書》是記載南朝齊王朝二十四年歷史的紀傳體史書,作者是入梁的南齊皇族蕭子顯。該書初名《齊書》,北宋曾鞏等校定諸史,為區別於李百藥所撰《北齊書》,始以《南齊書》之名通行後世。原書六十卷,今存五十九卷。是流傳至今的唯一一部南北朝時期所撰南齊史書。

蕭子顯《南齊書》主要依據齊史官所修國史,對前人相關史著也有吸收。據清代學者趙翼在《陔餘叢考》和《廿二史札記》的說法,蕭子顯《南齊書》應是沿用瞭檀超、江淹等所定的國史條例,而對其所立諸志與類傳則有調整修改。全書含本紀八卷,志十一卷,列傳四十卷,一般認為原有《序錄》一卷,現已失傳。

中華書局點校本《南齊書》,由王仲犖先生點校,宋雲彬先生編輯整理,1966年前基本完成點校和編輯工作,1972年出版。點校本以商務印書館百衲本影印宋大字本為底本,參校瞭南監本、北監本、汲古閣本、武英殿本和金陵書局本等版本,同時亦參校《宋書》各志、《南史》、《通典》、《冊府元龜》、《太平禦覽》、《資治通鑒》和《通鑒考異》等典籍,對前人的校勘成果,則主要采用瞭周星詒、張元濟和張森楷的三種《南齊書校勘記》稿本,以及錢大昕《廿二史考異》等書。點校本比較廣泛地參校瞭各種版本,綜合前人著述,對清代以來學者的校勘成果汲取尤多,在標點、分段、校勘訂誤等方面都有不少創見,出版後受到學術界的廣泛好評,為目前最為通行的整理本。

此次修訂以原點校本為基礎,遵循《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作總則》和工作程序,糾正原點校本中的錯訛遺漏,統一體例,彌補不足,對原點校本作適當修訂和完善。在充分尊重原點校本成果的前提下,清理復核瞭原點校本的全部校勘記。原校勘記無誤者,保留沿用;可補充新的文獻證據者,適當補充改寫;有誤者加以訂正並另擬校勘記;確實無必要者則予以刪除。原點校本對底本有重要改動而未出校記以及少數失校之處,酌情補加校勘記。

《南齊書》點校本原有校勘記1756條。修訂本刪去舊校勘記340條,新增校勘記近1000條,修訂本校記增加到瞭2400餘條。此外,改寫舊校660餘條,沿用舊校(含依體例改動)660餘條。同時遵照《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標點分段辦法》,修改完善標點,對個別分段進行瞭適當調整。

此次修訂以《中華再造善本》影印國傢圖書館藏宋刻宋、元、明初遞修本為底本,此本系百衲本《南齊書》的底本。選擇此本為底本,既彌補瞭百衲本因修潤描改有失古本原貌的不足,又較好地保持瞭與點校本的一致性。通校本則另選與底本系統不同,且版本較早、卷目較完整的明南監本、北監本、汲古閣本、清武英殿本。以臺北“國傢圖書館”藏南宋初刊宋、元、明嘉靖遞修本(即“三朝本”)、金陵書局本為參校本。充分利用版本和相關文獻資源,以版本對校為基礎,充分運用本校、他環保證照申請校,審慎使用理校。凡底本有誤者,據校本改正,並出校記說明;義可兩通者,保留底本文字,異文寫入校勘記;校本誤字,一般不予列出;底本及各通校本、參校本皆誤者,保留底本原貌,於校勘記中說明。

此次修訂高度重視古今學者的學術成果,對清代以降尤其是點校本南齊書出版以來學術界的校勘與研究成果,廣泛收集並充分參考和采納吸收。

——2017上海書展相關活動預告——

《漢魏六朝雜傳集》(全四冊)

後世小說、傳奇、志怪之先聲,為研治古代小說、中古時期文學甚至明清小說、戲劇的必備之書

出版時間:2017年6月

內容簡介:

《漢魏六朝雜傳集》(全四冊),輯錄瞭起西漢之始(公元前206年)訖隋亡(公元618年)的整個漢魏六朝時期的雜傳作品,共分為兩漢雜傳、三國雜傳、兩晉雜傳、南北朝雜傳,凡三百餘種,洋洋一百餘萬言,整個漢魏六朝時期有佚文存世的雜傳作品,幾乎囊括無遺。同時,《漢魏六朝雜傳集》輯錄雜傳,篇名之下均置題註,扼述該傳之歷代著錄、補錄情況。如有舊輯本,亦說明其見載之處及得失善劣。又略及作者之生平著述,傳主之生平行事。其有歧疑者,則參納古今學者之研究,稍事考辨。所輯得的每一種雜傳之佚文,均略據所敘人事,分條羅列,並於其下註明出處,書名、卷數俱列全稱。至如征引之題名同異,亦一一列舉,不厭其煩。凡一事而見諸多處征引者,則以某引為本,校以他引,擇善而從,或同或異,或補或刪或改,均出校語,條列其下。差異較大者及其他需特別說明者,則加案語,附各條之後。輯錄所據之本,均以歷代精校、精刻、精印之善本為主,並參校其他傳本。古籍舊註尤重漢魏六朝及近於漢魏六朝之書,類書則多以南北朝唐宋所出為主,明清類書亦采,資證而已。如某傳有前代輯本,亦取作參考,體例科學。

《書法常識》

聽啟功講述學書常識

出版時間:2017年6月

內容簡介:

啟功、秦永龍兩位先生編著的這本《書法常識》詳盡介紹瞭關於學習中國書法方方面面的基礎知識,從書法的執筆、用筆、結字、臨帖,到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的筆畫寫法和特點,各種書體的演變與發展等都有詳實的介紹,對於廣大書法愛好者來說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書法實用常識書。

《中華文化的前途和使命》

解讀中華文化特質

鑄就文化復興之路

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傢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

出版時間:2017年6月

內容簡介:

該書匯集瞭許嘉璐先生十餘年來研究中華文化成果的精華,全書分為十六個部分,全面分析和總結瞭中華文化的主要內容和特質以及作為中華文化基本因子的儒學、佛學、道教等的基本精神,指出瞭當前文化建設面臨的問題和癥結所在,以及中華文化所肩負的歷史使命、發展方向。主要內容有:一、中華文化的一般內涵,二、中華文化的特質,三、瞭解中華文化的途徑和方法,四、中華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儒、釋、道的當代價值和意義,五、中華文化與“文化強國”的關系,六、當代文化建設的困惑和癥結,七、中華文化的前途和使命。書稿的構成:神秘—生疏——中華文化解讀;文化的多元和中華文化特質;中華文化與跨文化交際漫說;訓詁學與經學、文化;關於儒學若幹問題的辨識;禪宗——中外文化相融之范例;道教經典的時代性闡釋及其意義;中華文化重任在肩;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當今社會的價值和意義;漫談“文化強國”戰略;文化建設的困惑和我見;當前文化問題的癥結在哪裡;對於中華文化和新文化建設的思考等。

《中國古代技術文化》

融通中西反思中國古代偉大成就

熔古鑄今闡發中華傳統文化新見

出版時間:2017年8月

內容簡台中工廠環工技師簽證介:

《中國古代技術文化》是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科技史大傢江曉原先生在數十年對中外科技史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對中國古代技術文化的一系列思考和論述,涵蓋工程技術、天文地理、醫學等方面。

本書從歷史上種種趣事出發,大膽設想,理性分析,提出瞭司南、水運儀象臺等俱是傳說,古代中國宇宙中已有希臘影子,古代歷法竟是為偽科學服務等眾多新觀點,讓人耳目一新又別有趣味。針對中國古代技術史中存在爭議與誤解,作者也廓清迷霧,逐一回應。作者尤擅於以中西文化對照、交流的宏觀視野讀解中國傳統宇宙觀念,亦註重從技術與科學的關系,科技發明的真偽,中西文化的交流等方面反思中國古代偉大成就,啟迪讀者思考對科學以及科學主義所應秉持的態度。

——2017上海書展相關活動預告——

《海上遺珍:武康路》

知名文史專傢正說百年武康路:一條滿載上海故事的地標性老馬路

出版時間:2017年8月

內容簡介:

如果歷史會說話,她應該會通過建築來表達;如果城市會打扮,建築無疑是她別具一格的美麗妝顏。在近代走向輝煌的上海,建築也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她們包羅萬象、星羅棋佈,是中國歷史長河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徐匯的近代建築則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書輯錄瞭李天綱、錢宗灝、宋浩傑、惜珍、薛理勇、張偉、周立民等多位上海文史專傢的精彩文章,以上海市地標性老馬路——武康路的老建築為線索,記述曾經居住和生活在這裡的那些實業傢、藝術傢、學者、政治傢等,他們或在這裡興實業,或在這裡搞創作,或在這裡做學問,等等。同時選配多幅精美圖片,有歷史資料性的圖片,也有今日風貌,古今對比,文圖對照,力圖使展示在讀者面前的歷史圖景是鮮活的。透過細枝末節,感受時代變遷。

——2017上海書展相關活動預告——

《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見學人側記》

五十餘位知名學人與文化大傢的笑聲淚影,一部濃縮的當代中國文化史

出版時間:2017年8月

內容簡介:

六十年來,由於傢世的原因與工作的關系,作者與許多具有深厚傳統文化修養的老輩文化人、學者先後結識,如陳夢傢、啟功、王世襄、朱傢溍、史樹青、翁偶虹、鄧雲鄉、吳小如等等,其中一部分保持著比較密切的交往,直至他們離世。而這些老輩文化人、學者,恰好也是中國百餘年來大時代的親歷者和見證人。本書敘述瞭作者與這些前輩交往的點滴,描摹瞭他們的音容笑貌,並著力鉤沉他們在學術文化上的貢獻,從而使本書具有當代文化史的意義與價值,今天的讀者也得以據此領略他們的德行與風采。

《閑話閑說》

阿城先生經典文化隨筆

出版時間:2017年7月

內容簡介:

《閑話閑說》是阿城先生一九八七年九月至一九九三年十一月間歷次有關題目的講談集成。內容關於世俗間的社會生活和文學藝術。在此書中,阿城先生對中國世俗和中國文學的思考和見解已具相當高度和深度。

《〈清明上河圖〉:北宋繁華記憶》

以細節還原傳世名畫後的都市繁華

出版時間:2017年5月

內容簡介:

《清明上河圖》不僅是一件享譽中外的藝術品,更是一卷記載中國城市發展歷史的寶貴資料。《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以社會學傢般的眼光對社會和人文的深入解剖,還原瞭一千年前中華國都的繁榮狀況和鮮活的市民生活。本書對中國城市發展與規劃的脈絡作瞭簡介,進而說明北宋時期的社會發展動力、城市管理及社會狀況,以此為基礎,深入考察瞭《清明上河圖》的主要內容及其相關的每一個細節。將《清明上河圖》這一畫卷分解為兩百多個細節,以畫中圖像來展現汴京這座“新城市”在經濟、人文和管理體制諸方面的運行狀況。

《中國詩詞大會》(上下)

快樂記誦經典詩詞,輕松成就“詩詞達人”

跟隨董卿、康震、酈波、蒙曼、王立群,

賞中華經典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出版時間:2017年1月版

內容簡介:

《中國詩詞大會》是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的大型詩詞文化類競賽節目。創作組邀請詩詞領域的專傢學者歷時近一年構建詩詞題庫。入選詩詞題目幾乎全部出自中小學課本,涵蓋豪放、婉約、田園、邊塞、詠物、詠懷、詠史等各個類別,聚焦忠孝、仁義、愛國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節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基本宗旨,力求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析,帶動全民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

本書依《中國詩詞大會》的文字腳本整理潤色而成。由於書中涉及的古典詩詞,大部分見於目前通用的中小學語文課本中,故書中在解釋字的同時,更註意對詩詞所蘊含文化意蘊的詮釋,註重寓知識於趣味性之中,以引發讀者對古典詩詞的濃厚興趣,帶動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典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

為方便讀者閱讀該書,書後附有“依首字漢語拼音排序”編成的《詩詞作者及篇名索引》。

——2017上海書展相關活動預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2EE14247F062396A

arrow
arrow

    pfo99vg18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